儿童智能设备涉存在诸多隐患,加大监管同时家长也应提高辨别力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儿童智能设备市场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儿童平板、儿童手表、儿童手机应运而生。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0.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3年突破200亿元规模。
但是在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儿童智能设备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担忧。日前,小天才儿童平板电脑被媒体曝光其应用商店中可以搜索并下载大量含有血腥、暴力、犯罪内容的游戏和广告,随之被政府约谈并要求整改。本应为儿童健康成长起到辅助作用的智能设备却蕴藏着如此隐患,这着实令人担忧并引发加大监管的呼声。
涉及不良信息和诱导消费等问题,“小天才”公司被约谈
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在网络投诉平台上,家长们对于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消费者们在购买这款电脑后发现,在其应用商店中可以搜索并下载大量含有血腥、暴力、犯罪内容的游戏和广告,在一些漫画APP中还掺杂着不同程度少儿不宜的文字和画面。
“我家孩子的小天才平板里充斥着许多有暴力血腥色情的APP,一些游戏里的文字和画面连成年人看到后都面红耳赤”,“孩子操纵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犯罪活动,比如打劫警车、消防车等,甚至可以随意使用各种武器攻击路人”------家长们纷纷指出这款电脑存在的问题。
有家长指出,电脑自带的应用商店,显示的多是与学习或开发智力类相关的APP,并未发现含有暴力犯罪类的游戏;但是询问孩子后得知,这些暴力犯罪类游戏都是从应用商店搜索后得到的。
而更让该家长气愤的是,孩子从小天才平板电脑应用商店下载的几款漫画APP中,存在着语言、画面甚至动作涉及诸多儿童不宜的题材,而小天才均将这些漫画APP的下载权限设置为12岁以上。
而小天才的另一款电子设备——小天才电话手表也被指出存在“内置APP诱导消费”的问题。手表作为很多儿童唯一能带进学校的电子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安全,家长希望通过手表可以随时获取孩子的位置,和孩子取得联系。但是厂商为了扩大消费,抓住了孩子的消费心理,加强了社交和娱乐性功能的研发。
一位家长告诉媒体,她孩子在读小学二年级,“班上大部分孩子都用小天才电话手表,你用别的牌子手表就不能和同学们互加好友,小孩子很怕不合群。”据该家长介绍,小天才用户“碰一碰”就能加上好友,其他品牌的儿童手表用户自然就被排除在“小天才社交圈”外。此外,孩子们还能通过完成手表里的各种任务获取积分,用于兑换七彩颜色标识的“天花板”级别的“炫酷”昵称。这种抱团交友、游戏升级一样的设定,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诱惑力非同一般。
不仅如此,手表内应用商店的游戏也容易让孩子掉进坑里。有家长反映,小天才电话手表内置的一款游戏,在绑定家长手机号后,无需再次密码验证,即可直接关联微信扣款。“我并不清楚,绑定孩子的儿童手表,就意味着同步开通了免密支付。”网友表示,有的APP诱导孩子们购买类似游戏中的皮肤,一款就要39元,“孩子们对于付款毫无概念,因为一个按钮就付款成功,根本不用通过家长。”
据媒体报道,一些儿童手表里可以下载的APP多达上百款,其中不乏游戏类APP,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其中。有的APP一旦绑定家长手机号,就同步开通免密支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可以随意进行消费,包括支付VIP服务等。此外,今年央视“3·15”晚会上还曝光了儿童智能手表信息安全的漏洞。一些APP安装后,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拿走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多种敏感权限,从而轻易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
针对网上不断扩散发酵的舆论,7月9号小天才在其网站更新的一则公告中称,针对涉及儿童平板中第三方APP含有不良内容、电话手表中第三方APP诱导消费等问题的投诉,小天才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整改措施:对问题APP进行下架处理,并对含有应用商店的全线产品进行排查等。
7月18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约谈了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三地消协分别对小天才公司进行了询问,并向小天才公司发出《查询函》,要求其在7月28日前对八个方面的问题做出答复。
“从这次‘小天才’事件来看,问题不是出在硬件、而是出在软件上”,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关键要解决软硬件搭载的不合规问题,他认为,“不仅要对教育内容设置规范,对这类产品也要设立行业规定。”
“硬件厂商不能做内容,所以他们在内容维度更多的是去接入大量ICP(网络内容服务商),当对ICP审核不严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次的问题”,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表示,“想要减少类似情况的出现,就要进一步加大审核,加大对内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趋势洞察》显示,预计3年后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近千亿。目前来看,围绕教育需求的学习平板和围绕安全需求的儿童智能手表,构成了当下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大好的前提下,如何做好软件安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7月18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其中,明确指出将强化对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信息内容的管理,深入排查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场景,全面清理违法不良信息。
葛文伟指出,从监管层面看,目前对教育智能硬件内容还存在监管不到的死角。“当然,随着‘双减’一周年的落地,未来的监管会更加有条理和针对性,对教育智能硬件内容的监管一定是跑不掉的,企业不能抱着‘打擦边球’的心态。”
储朝晖则建议广大家长,在选购相应产品时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盲目听信商家的宣传。“要多了解一些产品,在了解的基础上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