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2022年第4期文章速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2022年第4期文章速览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气候学家真锅淑郎和克劳斯 哈塞尔曼,以表彰他们在地球气候的物理模拟和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贡献。文章在解读这一获奖工作的基础上,回顾了从气候变化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史,探讨了未来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波粒相互作用显著影响辐射带电子的动态变化。文章重点关注地基甚低频台站信号对地球辐射带的人工调制效应,详细回顾了人工甚低频波在地球空间的全球分布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和观测分析,定量证明了人工甚低频波可导致内辐射带电子双峰值的径向分布,为人工台站信号影响近地空间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并综述讨论了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人工改变地球辐射带的潜在可能性。

中国星载气溶胶和云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的模拟和反演

我国正在研制的气溶胶和云探测激光雷达卫星,采用了独特的高光谱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对该卫星进行了信号模拟,并提出了可以有效解决虚假极值和偏差等问题的反演方案体系,评估了该卫星的探测优势。

文章利用地球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叶绿素A数据,捕捉到浙闽沿岸穿刺锋面一次生消演变的全过程。研究发现台风过后南下的长江冲淡水、风生漂流、台湾暖流和黑潮锋面涡旋,分别对穿刺锋面演变的不同阶段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不同构造和气候环境中花岗岩风化壳剖面进行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深度剖面模型研究,文章揭示了非稳态地表评价对定量流域剥蚀速率的重要性,表征了深度剖面模型约束非稳态地区地表剥蚀历史的适用性。

文章对塞尔维亚北部著名的TITEL黄土-古土壤序列开展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相较于中国黄土高原,塞尔维亚古土壤层表现出较低的磁化率值和较高的单畴磁颗粒占比,这对于深入理解古土壤层磁性增强的成壤模式具有一定的价值。

NOAH-MP陆面模式在高寒草地生长季水热交换的模拟评估和改进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地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机制和当前陆面模式对这一过程的刻画精度,文章利用4个高寒草地观测站点的生长季观测数据,对NOAH-MP陆面模式生长季物理过程/物理量的1008种集合数值模拟进行了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对高寒草地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的认识及其模拟精度。

在青藏高原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基于孢粉数据重建植被的模型,文章通过重建现代孢粉样点的植被,并对比传统方法的重建结果,检验模型的可靠性,进而用此孢粉-植被模型,恢复2.2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植被格局变化。

应用熔融石英毛细管实验和光谱分析技术,文章探讨了高温条件下含水封闭体系中方解石与含烃流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揭示了埋藏条件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为深层-超深层油气藏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准噶尔盆地玛湖大油区二叠系风城组碱湖烃源岩发育疑似类杜氏藻和蓝细菌两种生烃母质,在不同的水体盐度和分层环境中形成了两类烃源岩,控制了油源差异。咸化湖盆烃源岩生烃母质组成受时代和盐度联合控制,耐盐碱绿藻首次发现于晚古生代大冰期碱湖沉积物中。

文章结合碎屑锆石形态学和热年代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物源分析方法,并剖析了天山南部自泥盆纪以来的多期冷却事件和剥蚀速率,印证了碎屑热年代学物源分析在天山地区的应用成效,为中亚地区构造演化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地壳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变化包含有大陆地壳形成和构造演化信息,与地壳生长及其地球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文章利用高密度天然地震流动台资料,采用P波接收函数开展了华南陆块地壳结构及波速比研究,对深化华南陆块多期次板块聚散和区域动力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说明: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气候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模拟、量化变率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作出的贡献。封面展示了1850年以来观测地表气温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地图)和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黑线),以及由超级计算机模拟给出的人为和自然因子(红线)和单独自然因子(绿线)的贡献。具体内容参见579~594页周天军等的评述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