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资讯 > 科技早新闻来了丨2022-2-26

科技早新闻来了丨2022-2-26

●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表示,目前已有25个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其中有7个获批使用。截止目前,全国有68款核酸检测试剂产品已经上市,目前最快的检测结果可以在半个小时左右出来。同时,首款中和抗体新冠药物联合疗法已经获批附条件上市,多个小分子药物已经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英国牛津大学的CODY WATLING和同事在对近50万人的长期饮食行为进行分析后指出,与每周吃肉5次以上的人相比,5次以下的人总体癌症风险降低了2%。相关研究于2月24日发表于《BMC医学》。(来源:科学网)

●近日,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李向宁研究团队,通过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 (FMOST) 技术,揭示了阿尔兹海默症(AD)中短期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环路机制,其相关研究成果“AD小鼠胆碱缺乏导致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功能障碍”于2月2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刊发。(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西北大学和郎泽科技公司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称,研究人员将一种梭菌进行遗传工程改造,用于合成此前它们无法产生的化合物,这种选择、设计和优化细菌菌株的过程,成功地证明了其将CO 转化为丙酮和异丙醇的能力。如果广泛采用,该负碳平台与相比传统工艺,可减少1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科技日报)

用高输入电流(10ΜA)调适捕蝇草中完全打印的人工神经元,因为刺激频率较高,捕蝇草在两个尖峰刺激下关闭了。图据论文

●瑞典林雪平大学的SIMONE FABIANO和合作者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一种人工神经元可以与捕蝇草的生物细胞成功连通,还能让捕蝇草关闭叶子。研究结果或对将来脑机接口和软体机器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于2月23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来源:科学网)

艺术图再现了涌入塔尼斯河的巨浪,它裹挟着周围的一切从天而降。一些恐龙仍在试图逃跑。来源:《自然》在线版

●2月24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终结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于北半球的春天。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检查了小行星撞击后不到60分钟死亡的鱼类骨骼的薄片、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扫描和碳同位素记录后得出了这一结论。这项发现有助于解释后续的灭绝模式,同时增进了对地球历史这一关键时刻的理解。(来源:科技日报)

●加拿大卫生部2月24日宣布,授权该国药企MEDICAGO研制的新冠疫苗COVIFENZ可用于18至64岁成年人。这是加拿大审批通过的第六款新冠疫苗,也是首款本土研发的新冠疫苗。与目前加拿大官方已认可的其他疫苗不同,COVIFENZ是首个使用植物蛋白技术的新冠疫苗。(来源:中新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