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补天记”
三天跌停、一天涨停、又再度下跌,视觉中国的股价在上一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恰恰是视觉中国赖以生存的照片版权。
素来高举版权大旗的视觉中国,却因黑洞的照片版权问题翻了车。不仅引来官方点名、全网口诛笔伐,天津市网信办也在随后约谈视觉中国,责令其全面彻底整改,并罚款30万元。一时之间,“视觉中国迎来了自己的黑洞”成为不少人的认知。
4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视觉中国网站恢复上线。随后,视觉中国回应称,实际情况为公司进行阶段性内部整改测试并已结束,网站并未恢复上线。并强调,整改不到位不恢复网站服务。
不难发现,与黑洞照片时期的回应相比,视觉中国无论是速度还是态度都有所改善,“整改不到位不恢复网站服务”的决心也是格外坚定。但对于视觉中国来说,其捅出的“黑洞”,想要解决或许没有那么容易。
回顾视觉中国此次的风波,其耗费大量财力以精确定位侵权主体的系统-鹰眼,是最大的争议点。
视觉中国在技术上的投入有多大?其财报有所体现。2018年上半年,视觉中国研发投入超过2500万元,同比增长17.4%。当然,回报也很可观。2018年上半年,作为视觉中国核心业务的“视觉内容与服务”,实现营业毛利2.5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34.42%。
可以说,基于鹰眼,视觉中国一方面降低了获客成本,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洞察潜在客户的创意需求,从而与许多客户达成合作。
然而这样神奇的系统,从目前的争议来看,只存在于视觉中国对外维权中,自己网站中版权归属存在争议的照片却被放过。以至于在共青团中央点名视觉中国的微博评论里,不乏有用户在质疑视觉中国的版权问题。
这也就使得用户虽然通过视觉中国购买照片,却因为版权归属问题,同样面临侵权的风险。
而平台的审核机制则是另一个争议点。对于共青团中央提到的团徽问题,视觉中国在回应中表示,该图片由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但结合共青团中央微博下的评论来看,其审核机制已不是一句“审核不严”便能解释的。
以至于有说法是,“在没有明确反对条件之时,水印即为著作权体现”的认知,成为了视觉中国的“尚方宝剑”。为获取更多利润,视觉中国或许会对平台供稿人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措施。
在黑洞事件爆发前,视觉中国一度被视为“版权流氓”。在天眼查上,数量可观的诉讼事件,是其“功勋”一般的存在。这也就使得黑洞事件爆发后,网络大V纷纷发言质疑视觉中国的运营模式。自媒体人三表甚至撰文称,“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
而对于行业来说,头部版权代理者却因版权而陷入争议,不免会给人以行业都“监守自盗”的认知。在视觉中国之后,全景网络、东方IC也相继关停自己的网站,东方IC甚至采用会员形式来登陆新网站。
今日,最高法在谈视觉中国事件时表示,对不享有版权的照片虚构版权,进行牟利的违法行为坚决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依法应当予以惩罚。同时,最高法还希望地方法院在审判版权归属问题时,不能仅以水印当作照片作者的署名来认定权利归属,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
鉴于以上种种,想要摘下“版权流氓”的帽子,变成由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口中的“从长远来看,我们不可能去’敲诈勒索’。我们是一个商业公司,你跟我合作签署合同,我给你提供优质服务,就此而已”,视觉中国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想要完成“补天”大计,暂时关闭网站,明晰平台之上的现有版权归属,并建立完善的版权审核机制,不再“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仅仅只是其中之一。视觉中国此前在声明中提到的四项整改措施,才是能够让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