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外科临床医生应重视临床科学研究 | 汪建平教授“2016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发言摘录

外科临床医生应重视临床科学研究 | 汪建平教授“2016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发言摘录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其诊疗方案在不断地演进,带来了许多热点和难点,也给外科临床医生进行临床研究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在近期举行的“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上,汪建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就“外科临床医生应重视临床科学研究”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本文归纳演讲主要内容,供读者学习参考



(汪建平 教授)


通讯员 | 简文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热点


截止至2016年9月,全球共有1086项已注册的结直肠癌预性外科临床研究,其中中国大陆目前共有110项。


而中国注册的结直肠癌外科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注册研究中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和机器人,研究最多的是腹腔镜手术,有76项。76项腹腔镜手术研究中,包括有12项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有6项对比研究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有6项对比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单孔腔镜手术,有3项对比研究联合内镜与单纯腔镜等等。研究的术式也不尽相同,包括TEM、LAR、TaTME、局部切除、ISR、ELAPR、APR、Hartmann、淋巴结侧方清扫等。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腹腔镜手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占31%,其次是中国和日本,分别占20%和21%。机器人手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和韩国,各占25%,其次为欧洲和美国,分别占12%和13%。单孔腹腔镜研究欧洲地区占31%,其次是中韩各占23%。TaTME研究以欧洲和韩国为主,其次为非洲和中国。


汪建平教授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多项正在进行的结直肠癌外科热点临床研究,如:福建协和医院池畔教授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李国新教授的对比多孔腹腔镜与单孔腹腔镜的研究;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对比腹腔镜手术与机器人手术的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对比TaTME与腹腔镜TME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Simon S. M. Ng教授对比早期结直肠癌ESD与腹腔镜治疗的研究;纽约州立石溪大学RobertoBergamaschi教授对比APR与ELAPE的研究;瑞士Kantonsspital Liestal教授对比2周与12周关闭回肠造口的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对比转移性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原发灶切除与不切除的研究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团队的临床研究汇报


 汪建平教授针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团队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汇报。


目前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研究者发起或参与的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研究一共有30余项,其中包括:Fowark研究、NCT 02572141研究、针对放疗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与射频消融手术对比研究、TaTME与传统腹腔镜的手术对比研究、新辅助治疗后CCR、PCR治疗方案的对比研究等。


其中Fowark研究提出,传统的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策略是放疗(化疗增敏)+手术+全量化疗,在进行全量化疗前有长达4个月未进行全身治疗,不能及早清除微转移灶,存在远处转移风险。而采用同期放疗与全量化疗+手术+全量化疗方案,或者全量化疗+手术+全量化疗的方案,一开始就进行全身治疗,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而后者又可进一步避免放疗损伤和节省费用。Fowark研究是一项全国15家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它的初步结果显示,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前单纯全量化疗疗效与术前标准放疗相近,但前者毒副反应及并发症更少。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IF:20.982)上。汪建平教授团队率先提出术前全量化疗的治疗策略,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领先性和广泛的前景,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由此,该研究成为唯一受邀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15年年会做大会口头报告的中国研究,并被评为年度最佳研究。目前美国也有类似的研究仍在进行中。紧随Fowark研究之后,汪建平教授团队又牵头开展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新辅助化疗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索结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截至2016年11月8日该研究已经有30家参与中心已启动入组,目前已入组患者102例。


最后,汪建平教授特别强调,目前结直肠癌的诊疗上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外科临床医生应重视临床科学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