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源头的一股清流——石城县第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纪实
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高规格教育信息化盛宴,总结和展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在江西展区,来自偏远赣南革命老区的石城县第一小学制作的专题片《石城一小的一天》吸引了众多目光。这部专题片全部由石城一小自己设计制作,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信息化技术在学校管理、教学等诸方面的应用及点滴渗透。相对发达地区先进学校更为高大上的展示手段,尽管石城一小制作的片子略带“泥土气息”,但其扎实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跨越式的发展态势、条件艰苦却矢志不渝接轨教育发展前沿的决心和努力却令人瞩目。
近年来,石城一小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本土化数字校园”的新路子,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在赣江源头,石城一小的信息化建设犹如一股清流,活泼泼地奔涌着,冲破了守旧和封闭,融入了浩瀚的现代教育技术海洋。
[筚路蓝缕 绘就数字化蓝图 ]
“我们石城一小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历程,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挫折。它是石城一小人自力更生、奋力拼搏的成果,凝聚了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与汗水,更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以及‘一切为了孩子成长’的核心理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说起石城一小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校长陈勋泉感慨万分地说。
石城一小是石城县规模最大的小学,有学生4200余人,教学班71个,教职工200余名。2007年,刚到石城一小任校长的陈小琴敏锐地发现,传统的层级式“金字塔”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在规模较大的学校体现得格外明显,高耗低效。特别是看到老师们因为编班、成绩统计、打印各种计划通知等工作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深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管理便捷高效、让教学冲破传统模式迫在眉睫。
心动不如行动,在陈小琴校长的倡导下,石城一小开始了教育信息化探索之路。然而,一个个 “拦路虎”横在面前: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当时,学校信息化基本上是零基础。面对困境,我们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齐基本的硬件;二是召集一批对教育信息化感兴趣、有一定基础的同事组成信息技术团队,软件自己开发,节省资金。”陈小琴说。通过积极沟通,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多媒体、投影、电子白板等设备走进了石城一小的每个教室;标准化微机室、语音教室、录播教室随后也呈现在师生面前。他们还挤出资金,改造校园局域网,接通了千兆校园网络。
2008年,学校花9000元购买了第一台服务器,在陈小琴的带领下开启了自主研发之旅。“我们的团队并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都是半路出家。一切从头开始,向书本学习,阅读大量关于电脑、网络、数据库的书籍;团队成员经常泡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下载开源代码;通过网络结交专家,向他们请教。每天我们都劲头十足,因为我们有的是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腔热情。”陈小琴说。开发团队立足校情,针对需求开发,不求高大上。就这样,边开发边应用,边应用边开发,先后自主开发了办公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考务编班系统、晨检系统、P2P视频直播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
“考务编班系统是一个集学籍管理、考试编排、成绩管理、智能编班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能自动生成各种数据的分析报表,并实现均衡编班,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成功地解决了因成绩核算、学生编班不均产生的负面影响,让教师评优评先更公正、公平、透明。”副校长陈运生说道。
平台的创新,让学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彻底改善了学校日常管理效率低下、执行力不够、工作不连贯的现状,提升了学校科学、规范、精细管理的水平。
“以前学校的‘六一’文艺汇演由于受到场地限制,我们只有一部分同学能到现场观看,所以我错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现在好了,学校有了视频直播系统,我们在教室、在家里的网络上都可以实时观看,我觉得自己的‘六一’没有什么遗憾了!”六年级的陈妤同学开心地说。石城一小开发的P2P视频直播系统也是一大亮点,如今,学校文艺汇演、活动展示等大型活动都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现场直播,有效解决了人员拥堵、场地限制等问题。另外,教师的公开课实况等也可以直播到互联网上,网站和论坛的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目前的办公系统集合了通知通告、网络视频会议、个人文件与资源的共享等各种功能,实现了办公的无纸化、高效化、便捷化。特别是智能报表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各种数据的查阅与调用,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陈勋泉校长对这套系统赞不绝口。
[攻坚克难 潜心探索重应用]
不忘初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突出应用是创建智慧校园的初衷。石城一小在信息化建设中,一直坚持用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
打开石城一小门户网站,就是走进了一个功能明晰、有海量资源、极具互动性的网络交互平台,它实现了学校各业务功能系统的综合集成。在这个网站上,学生、教师、家长等都可以各取所需,学校可以开展智能办公,教师可以进行班级管理、获取教学资源、开展在线教学、对学生评价,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交流,家长可以随时关注学校和孩子的动态,并给出建议和评价。
“我们石城一小门户网站上,每个班都有一个班级主页,里面涵盖了班级公告、班级动态、学生文苑、才艺展示等内容,每天都会实时更新,为师生们打造了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精神家园。”陈勋泉介绍说。
石城一小网站的论坛更是师生们展示才艺、思想火花碰撞的“万花筒”,新芽文学社、学生书法美术展示区、教研活动论坛、老师微课专区、学校管理互动区、教师读书沙龙等板块给了师生们宽广的空间,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六年级数学老师李苏菲说:“我来石城一小12年了,深深感受到学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教育教学方式带来的巨大转变和帮助。它让我摆脱了仅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而单调的教学方式。我可以在网上与其他老师一起备课,参考他人的优秀教案、课例、微课等,有难题可以在线上探讨解决,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今,石城一小老师们精心制作的微课上传量已超1000节,教学视频500余节。每位教师的教学视频上传后,其他老师积极跟帖回帖,各抒己见,这已经成为石城一小的教研常态。
在新芽文学社区,浏览学生写的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又不乏深刻思考的文章,不禁令人感叹孩子们想象力的丰富和细腻优美的文字。“通常我写的文章,下面都会有老师和不少同学的点评和阅读感受,这让我对写作更有了兴趣和方向,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六年级何欣颜同学这样说。
点击石城一小网站的校本课程板块,可以看到一小自主开发的入选江西省中小学100门出彩校本课程的电子校本教材——《学海拾贝》《书香雅韵》,教材内容包含了中外文化精华、经典名著、百科知识等内容,图文并茂,音视频一体,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在网上浏览。与此同时,学校还与县教研论坛、县教育网、省教育资源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校外资源网站进行链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打通信息“孤岛”,互通互融成了新常态。
“2013年,我校引进了‘人教数字校园’网络教学资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成为江西省第一所人教数字化教学的实验基地。我校还参与了人教社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后期研发工作,与人教社积极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此以后,与教材同步的数字资源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师生耳目一新,极大提升了课堂效率。”陈勋泉校长介绍说。“‘人教数字校园’的应用,让教学打破了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给学生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而且对于年轻老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吴雪梅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学校还与偏远山区学校建立了联盟帮扶结对关系,通过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常态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让山区孩子也享受到了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6年,学校又引进了“超星”数字化大阅读系统,里面有数字图书3000多册、科普视频2000多集,兼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了课外阅读在线评价系统,内含在线测评、阅读升级、读后感写作、名家书评的软件系统。通过使用,加快了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进程,学生阅读兴趣得到了很大提升。
[矢志不渝 跨越发展见成效]
2015年,学校又针对传统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统计繁琐,难以互动、主观性强的问题,开发出博衡智慧评价系统。一早,二年级值日老师刘棋琴就开始了各班晨读情况的检查,二(4)班表现最好,她拿起手机,拍下照片,第一时间上传到博衡智慧评价系统,并给予表扬加分。同时,通过电子显示屏展示在全校师生面前,也推送到相关老师的手机上。值日工作结束,系统将对全校的值日情况进行汇总,生成值日情况小结,每位教师可在手机上随时查阅。
课堂及时评价是博衡智慧评价系统众多功能中最常用的一个。范玲燕老师对学生今天数学课上的表现非常满意,她及时在评价系统中进行了相应评价,评价结果立刻传到家长的手机上。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即时互动,跟踪学生成长过程并进行在线动态分析功能。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下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自动统计校级之星、年级之星、班级之星、班级考评得分、家长评教数据,方便了家校互动交流,实现了大数据为教学管理服务,为家校共育服务。
为了夯实数字校园的基础,石城一小一直坚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并通过竞赛来促进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每学年学校都要举行微课制作竞赛、课件制作竞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与专业成长。高效的课堂、高质量的教学,使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县前茅。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校园的打造,让石城一小这所地处经济不发达区域、没有特别资金投入、没有专业团队支持的学校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尤其是立足校本,因需求而开发、引进实用性强的信息化平台与资源,有效地解放了教师,真正为校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让学校、师生、家长都享受到教育信息化的红利。◆
文章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
《江西教育》,立足江西,面向全国!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江西省教育系统唯一权威的工作指导类杂志)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JXJY1950或者扫一扫二维码:
欢迎推荐到您的朋友圈。
欢迎添加小编扣扣3352089904,或加入江西教育作者群 3970946846,以推荐您认为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