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太大!2018年,教育信息化将要做这23件事!
近日,,其中涉及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共23项,小编将各项要点提示如下供大家参考:
1.做好教育信息化统筹管理与指导。
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
印发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计划
2.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开展“无线校园”建设
配备师生用教学终端
3.引导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
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4.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
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移动端软件和电子白板(一体机)应用监测软件相关试验
将生活生产场景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促进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的开发应用转变——此项与新课标的内涵要求一致
5.深化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完成小学五年级4个学科各1个版本的362个学时资源的重新开发和整合更新
继续做好普通高中及统编“三科”的“人教数字教材”开发
推进义务教育“人教数字教材”在不同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6.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建设。
认定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0门以上
7.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8.推广中华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
打造适合中文学习者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爱好者的多功能、综合性网络和手机端学习平台
9.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普及应用。
组织学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10.加强教育系统管理信息化统筹管理。
遴选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新高考录取平台升级完善工作
开展国家题库2.0建设
11.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12.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与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基本实现公文无纸化
基本实现电子档案归档和档案在线查阅
13.推进教育系统密码应用。
14.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
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
15.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
举办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
16.持续做好教师和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培训。
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7个创新培训平台
打造一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示范校。启动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和面向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
17.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18.。
19.完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格局。
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送培到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21.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和研究基地建设。
支持开展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和标准规范研制,发布《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研制《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等
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状况调查研究,探索开展教育行为数据研究计划。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标准
22.拓展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23.做好教育信息化宣传报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通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