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科学有个“约会”,一线科研人员成为直播镜头里的主角
疫情之下,虽不能线下相见,但这场与科学的“约会”如期而至。5月21日,以“爱科学,向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开启,上海分院系统的科研院所把这场对科学的“表白”搬到了“云”上,坚守一线的科研人员成为直播镜头里的主角。
自3月初疫情以来,上海很多科研人员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很多人可能会好奇,科研人员平时在实验室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呢?通过直播镜头,观众走进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精密光学制造与检测中心,并与一线科研人员进行了“对话”。
光,大家都不陌生。但精密光学是什么呢?原来,望远镜系统、激光系统和光通信系统等都属于精密光学领域,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精度高。比如,用于芯片制作的光刻机系统,其中的光刻物镜精度达到了皮米级,1米等于1012皮米,比原子还小,被誉为人类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5月22日上午,上海光机所还将推出“走进大科学装置”云游活动,观众可跟随科学家的脚步,走近“神光”与“羲和”激光装置。22日晚上,还可通过直播“玩转”8个神奇的小实验。
太空极端环境下怎样为国之重器穿上保护衣?航天员怎样在太空做实验?围绕这些话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采用线上直播形式,解读了空间站、“悟空”号、“嫦娥”系列中用到的特种涂层、闪烁晶体、特种陶瓷等,并用实验装置进行展示,让公众了解到了“琼楼玉宇中的材料科学”。
疫情封控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保障有任务节点的科研攻关不断线,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提供无机材料支撑。此次直播,邀请了在园区科研生产一线的青年科学家作为嘉宾和主持人。
“之前对脑科学领域很感兴趣,对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有所了解。听完今天的讲座,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让我受益匪浅。”一位中学生在听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科学直播课后,在该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写下了感想。短短几个小时,就增加了839条新留言。
《猴子做决定也会受“熊市”“牛市”的影响吗》《炸鸡!是我脑“馋”了》,除了这些引人入胜的科普讲座,5月22日,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还将推出“云游实验室”,观众得以一睹实验动物的可爱模样以及脑科学实验的真实场景;蒲慕明院士还将带来《为什么要探索人脑的奥秘》的科学讲座。
“碳排放”“碳中和”,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究竟意味着什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成龙,结合自己开展风云气象卫星有关载荷的研制经历,给出了解答。他从温室气体如何闯进我们生活、新能源能否助力我们走出温室气体阴霾等问题娓娓道来,带领大家追寻碳循环的足迹,了解碳中和“1+1=0”的智慧,一窥地球未来的走向。
此次活动作为上海技物所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的选修课程,获得了一批新学员的积极响应。上海技物所的“科二代”张同学对频繁加班的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她留言说:“原来爸爸参与研制的仪器能够在很远的地方监测地球上的温室气体,很了不起,我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像他一样,做有意义的事。”
昆虫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3亿多年,从远古到现在,在残酷的自然法则面前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自我保护能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健波,带来了科普报告《神奇的昆虫防身术》,让观众一睹昆虫神奇的特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