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高端突破是场马拉松,vivo将用折叠屏X Fold冲刺加速

高端突破是场马拉松,vivo将用折叠屏X Fold冲刺加速

对所有国产手机而言,都必须思考:在这场艰巨的马拉松长跑中,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对大部分中国手机厂商来说,高端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折叠屏,从小米MIX FOLD、华为MATE X2、P50 POCKET,到荣耀MAGIC V与OPPO FIND N,都将折叠屏视为向上突破,改变当前市场格局首选。

对陷入内卷的国产手机来说,好消息是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很可能在2022年大爆发,进入规模增长阶段,有望提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

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爆发前夜,VIVO也将正式进场。作为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占率、4000-5000元中高端价位段双双排位第一的厂商,业界有观点认为,一旦苹果和VIVO进场,那么折叠屏市场将增加两个强劲对手。

从最新消息看,苹果是否会涉足这一领域未有定论。而迎来X系列十周年的VIVO,大概率会在4月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X FOLD以及大屏商务旗舰X NOTE。“姗姗来迟”后,VIVO为迎头赶上甚至是“弯道超车”,通过技术储备、产品打磨,补足此前其他折叠屏缺陷带来全新体验,可以预料。

这意味着对所有国产手机而言,都必须思考:在这场艰巨的马拉松长跑中,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积蓄实力、均摊体力、最后冲刺的往往才能笑到最后,它们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毋庸置疑,国产手机向高端突破十分必要。一方面,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连续5年增长放缓,需要在饱和市场寻求明显新增长点;另一方面,在苹果攫取手机产业大部分利润后,国产手机也意识到必须向高端要利润空间,才能实现品牌溢价,在未来市场更有竞争力。

2015年,诸多驰骋江湖多年的传统选手,包括中兴、联想、金立、酷派等在内的一批厂商,将自己旗舰产品价格定在3000-4000元档位,个别产品价格甚至超过当年苹果、三星顶级产品价格,集体发起“冲锋”抢食苹果、三星把持的蛋糕。

彼时各家厂商技术、研发、产品、生态上缺陷明显,为博取消费者更多眼球,只有在营销上使出浑身解数。很快,这些手机厂商的尝试大多遭遇市场滑铁卢,被迫转入中低端性价比市场绞杀后,昔日发起“冲锋”者如今幸存者屈指可数。

一些存活者后来也陆续向高端发起冲击,但客观来看,很长一段时间高端市场除了苹果,就只有华为、VIVO等少数品牌的尝试后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VIVO,就通过2016年发布的全球首款搭载前置双摄像头VIVO X9,长期领跑国内中高端智能手机销量榜。

那么大部分尝试为何未能取得成功?诸多原因中,这几点是大多数失败共性:安卓高端同质化竞争,硬件很难差异化;软硬兼施、生态系统和苹果比差距较大;产品不够硬,用户体验并不好,等等。

进入2020年,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公开喊出“高端XXX”口号,除了加大对旗舰机的宣传力度,不少选择用“双品牌”策略瞄准高端市场,但落地到产品上,仍然变成价格更贵、像素更高、摄像头更多、明星代言更疯狂的“套路”打法。

导致的结果就是,600美元以上价格区间“高端赛道”变得更内卷——甚至很多时候是主品牌和子品牌的相互竞争。

的确如此。比如OPPO有FIND N 和FIND X5系列,荣耀有MAGIC V和MAGIC 4 系列,小米有小米12和小米12 PRO系列,甚至还很可能加上小米12 ULTRA——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虽然可选高端机型很多,但却没有更多意愿、理由去进行选择。

从消费者体验角度来看,也过了营销包装、堆砌硬件、强调配置参数的时代——反映到高端市场,用户往往需要感知到产品独特卖点、技术突破,才更愿意买单。

国产手机们或许认识到了这一点。问题是,当绝大部分人都摩肩接踵奔跑起来,鲜有人愿意停下来,看看脚下的路基。

这在2021年的折叠屏热潮中亦有体现,大多数厂商都把折叠屏当成高端市场最重要的武器,虽然概念包装都很好,但却是在牺牲外屏体验、游戏体验、便携体验、续航体验前提下抢跑,难免引来诸多吐槽和不满体验。同时,受制于供应链、产能目前还大多处于较为严重的缺货状态。

总有少数清醒者,“在消费行业中,任何科技创新,都应该是对于产品体验的优化,而不能是破坏。”VIVO相关人士就表示,不能因为“秀科技”而推出体验不完善的产品,这是VIVO坚持的产品方法论,也是迟迟未正式入局折叠屏市场主要原因——尽管某种程度上,这些品牌取得了成功,但这不是VIVO想要的。

这并非VIVO第一次类似表态。2018年,VIVO副总裁胡柏山就谈到,VIVO在折叠屏上一直都有研发跟踪,其中不乏专项团队和专利的布局。但在当年节点下,行业无法给到一个完美的方案,即:消费者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手机体验的前提下,享受到折叠技术提供的新体验。

实际上,科技公司高端突破路本没有任何捷径。华为当初P、MATE系列高端形象之所以成功,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技术储备;VIVO X系列之所以迎来十年高端生日,在于十年间实现了影像能力从大光圈、超感光微云台、蔡司技术到V1芯片的迭代升级。

这意味着,高端突破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快慢之道不在营销不在口号,而在于产品力,在于研发投入,在于用户体验。这些才是路径走得更远的核心依赖——比如,在折叠屏尚未真正普及之前,谁敢给出最后胜利者不是“姗姗来迟”的VIVO的结论?

这个道理在汽车、家电等诸多行业无数次得到验证。比如在家电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产品牌就开始向国外品牌、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直至最近十年,才依靠厚积薄发取得关键突破,在技术创新、品质和过硬、科技智能等方面完全和世界巨头相媲美,甚至实现超越,让消费者对高端家电产品概念有了全新认识,“洋品牌”垄断高端家电市场局面自然一去不复返。

从上述角度,可以更好理解VIVO为何始终强调“专注”、“克制”和“学会做减法”:和众多大厂手机子品牌相比,IQOO是成立最晚的一个。在折叠屏市场,四年多以前就在研发布局的VIVO,也没有着急抢首发,而是沉下心来专注产品的打磨。

高端市场也是如此。来自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底,中国市场4000-5000元价位段,VIVO以24.1%市占率位居第一。同时,在2021年Q4全球手机600美元-799美元价格段畅销机型榜单中,VIVO与IQOO双双入榜,单季销量超百万台。COUNTERPOINT分析师如此总结:“过去一年,VIVO在中高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市场反馈最能说明问题,能在高端马拉松“后中争先”,是因为VIVO从多年前就认识到:高端化突破,需要立足技术创新,把“80%的精力用在20%的事情”上,在产品体验上“死磕到底”。

2021年年会上,一向低调、内敛的VIVO创始人、CEO兼总裁沈炜就如此表示:“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埋头种因,静待根深叶茂之时。”

剖析来看,VIVO的高层虽然在媒体面前相对低调,但并不代表内部耕耘的缺失。和外界感知恰恰相反,近两年VIVO变化非常大,完成了产品线的全面调优,四大长赛道的研发布局,4000+高端市场突破,以及线上品牌的建设。

从产品力看,X系列就是最具VIVO风格的长期布局。2012年11月,VIVO X1在北京水立方发布,凭借“全球最薄”和“全球首款HI-FI音效”卖点一战成名;2014年,用定位HI-FI极致拍·摄的XSHOT,打响VIVO影像旗舰第一枪。加上全面屏、屏下指纹、微云台防抖等,持续有创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最近几年,VIVO影像创新科技大多由X系列来承载,从X50到X70系列,用全面旗舰体验标签占领用户心智同时,又通过VIVO蔡司联合影像技术、自研影像芯片V1以及微云台实现标杆级影像能力,把安卓手机整体表现向前推进了一大块。比如X70 PRO+,接近7000的售价,依然供不应求。

另外,无论是5000+的IQOO,还是即将发布的X NOTE和X FOLD系列,背后都是VIVO在马拉松高端赛道长期低调前行、厚积薄发的投入结果。

很长一段时间,手机产业链条中的技术、工艺创新主要来自上游厂商,整机厂商主要扮演“整合者”角色——这是导致行业竞争同质化,以及用户“堆料”诟病根源。但随着对用户需求深入理解、自身技术的积累,整机头部品牌开始主动参与甚至主导底层技术与研发升级,并根据自身定位选择不同的创新路径。

2018年,VIVO基于上述思考,规划了面向新技术周期和下一个10年需要聚焦的四条得长赛道:影像、设计、系统、性能。明确表示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研发投入,后续又成立了中央研究院,以及各级研发中心,以保证产品能够持续保持竞争力。

几年过去,VIVO在全球有十大研发布局,分布在全球各地,研发范围包括5G通信、工业设计、影像技术等众多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领域。仅仅是影像研发,就有7个研发中心,相关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并与索尼、三星、蔡司展开了深度合作。

长期投入和持续研究,显然是VIVO用2年时间,成长为手机影像旗舰第一品牌重要原因。以VIVO去年推出的自研影像芯片V1为例,历时24个月、研发团队投入超300人,可谓是在研发上下足了本。

最终,这种技术突破又反哺产品布局,构建了X、S系列、IQOO互补的“黄金三角”,每一角战略任务都变得越来越清晰:X系列用十年时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VIVO打下高端土壤;S系列多次全面升级定位上探,夯实根基;IQOO逐渐在年轻人、极客群后,在价值链不断破圈。

如果仅从市场数据来看,那么VIVO无疑已经领跑国内高端第一阵营。而且从品牌形象看,多年的技术积累也让VIVO彻底摆脱了“锚定效应”,在品牌内涵不断释放的同时,生态链价值也在不断放大。

但既然是长跑马拉松,那么VIVO就会面临外界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在高端产品上迭代推新,不断完善整个品牌生态,稳固高端领跑优势。

这种迭代推新,按照VIVO做事风格那么又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比如X NOTE和X FOLD系列,尽管两者以一种“很VIVO”的方式低调命名,但却是集VIVO科技、研发、制造等大成。

根据此前爆料信息,X NOTE是一款2K三星7英寸大屏旗舰,拥有5000万四摄;X FOLD则是VIVO首款折叠屏旗舰,采用8英寸120HZ内屏,搭配UTG玻璃盖板,其铰链来自于苹果供应链厂商,工艺上加入了多重航天材料,单铰链成本就超1200元,同时据了解该机将成为首款内外双屏下指纹的折叠屏手机,并将3D广域指纹加入其中,拥有多项首发技术。

在部分观察人士看来,从爆料消息看,X FOLD堪称MATE之后技术水准和产品体验真正达到高端产品水平的中国产品,是第一款给消费者做的折叠手机,不仅对布局折叠屏市场,对VIVO在5G时代继续向高端突破,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前,包括苹果、华为在内的国内外几大头部品牌都成功坐上5G牌桌,5G对4G手机替代也比预想中更快更早。去年,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同比增长63.5%。

根据最新数据,华为以29.2%的市占率,持续领跑国内5G手机市场;VIVO市占率排名第二,达15.4%;IPHONE5G手机热度持续爆棚市占率达14.1%,排名第三,较2020年末第六位的市占率排名,上升了3个位次;OPPO以13.6%的市占率排名第四;小米市占率达11.4%,排名第五。

虽然华为5G领先,但不可否认5G战事刚刚开始,特别是在5G高端市场,随着广电确定今年开放移动网络,5G网络部署、运营商服务的完善,各种新机型、新技术的成熟落地,国内5G高端市场在下半年或将出现分水岭。

当又一次移动通信技术迭代来临,机会也真正摆在了中国厂商眼前——谁占领了5G高地,谁才真正有资格抢先撞线。

与3G、4G时代完全不同,5G将是一场技术、产品、品牌、生态、营销、供应链、渠道等方面综合实力的大对决。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像诺基亚一样被时代淘汰。

未雨绸缪,5G时代需要更大的研发投入、更前瞻的技术探索。2016年开始,VIVO就相继在北京等各地设立5G研发中心,参加标准协会3GPP 5G的标准制定工作,投入巨资做好研发准备,才有了丰富价位5G手机的不断推出。

但想继续扛起“领跑”大旗,即便VIVO已经走在5G前沿,未来日子也会面临更高维度的挑战。

VIVO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从2019年开始明显提速,背后动因在于内部“战略机动性”的提升,其直接表现在于产品力的有针对性布局和蝶变。2022年初,沈炜又重提“拥抱用户,追求极致,创造惊喜”历史口号,推动VIVO再次加速,甚至期望用产品力实现弯道超车。

开启竞速模式的VIVO能否成为马拉松长跑最后赢家?能否释放更多价值,在5G高端市场重塑格局?X NOTE、X FOLD系列的表现,值得外界期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