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产业数字化语境下的计算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突围战

产业数字化语境下的计算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突围战

几个月前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同时第四次工业革命也进入到了加速阶段,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催生的新业态层出不穷,各产业对科技应用的需求达到前有未有的峰值。

但产业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仍存在小气候。

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石,计算产业进入到了发展爆发期,不少企业却面临一个相对棘手的问题: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没有异议的第一生产力,然而计算产业人才的稀缺也是不争的事实。想要拥抱产业数字化的星辰大海,第一步就要解决人才困局,让生产力跟上产业快跑的节奏。

中国信通院曾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测算过一组数据:预计全国数字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将从2018年的1.9亿人增至2025年的3.79亿人。

进一步细化的话,数字经济每100个就业人口,有72个为原有就业升级,28个为新增就业岗位。预计2021年到2025年的五年时间里,每年增加的数字经济就业人口在3138万左右,其中每年净新增就业岗位为879万人左右。

数字经济需要的人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包括业务架构师、软硬件工程师、用户体验设计、大数据专家等等;二是数字化应用人才,即应用新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型人才。

单纯从吸纳就业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对就业的推动不可谓不诱人,接下来五年时间里将有4393万左右的新增就业岗位,这些人才将聚焦数字化专业能力的打造,或者数字化技术和千行百业的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

只是另一组数据却折射出了当前产业数字化的核心症结:目前国内计算产业人才的缺口高达150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950万人的规模,计算产业人才将是所有数字化人才中最短缺的门类之一。

这似乎不是一个乐观的信号。熟悉产业数字化架构的人都知道,可以粗略分为三个层面,即最底层的计算层、中间的数据层和最顶层的应用层。而计算常常被比作是数字经济的智慧基座,能否解决计算产业人才的断层,将直接影响国内数字经济的稳定和活力,刚需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何况中国的计算产业还存在很多“卡脖子”的问题,就像CPU、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独立自主,在缺少时间红利的既定事实下,势必需要足够的计算产业人才逐一攻关,同时技术的应用落地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去磨合。

所以,十四五规划纲要除了锚定数字经济的航向,还强调了这样一个细节: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产业人才基石成为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个中考量正是为了解决人才上的瓶颈,只有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人才梯队,产业数字化才可能按既定的计划走下去。

甚至可以断言,计算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成色,制约着每一个行业的转型进程。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人才的互相挖角几乎成了一种常态,计算产业相关的岗位待遇也水涨船高,以至于出现了内卷化的迹象。

如果把数字经济比作成一片片湖泊,那么人才就是湖泊中的水。倘若只是将水从一片湖泊引流到另一片湖泊,整个数字经济就是一滩死水,掀不起太大的浪花。想要数字经济的湖泊生机勃勃,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源头活水,特别是那些快速成长起来的“近水”,以解决烧到眉毛的“近火”。

早在2014年的时候,教育部就开始了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业协同育人等部署,致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扎实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从资源配置到产业实践的深化建设。目的正是为了填补产业人才空缺,壮大并夯实计算产业的发展根基。

相对应的动作就有华为“智能基座”项目,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2所高校落地,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学环境和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并将“鲲鹏”和“昇腾”技术与实践成果融入各高校的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的课程当中,以产教融合的模式加速计算产业的人才成长。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处于传统阶段,日常学习内容几乎和社会需求脱钩,以至于很多应届生需要一两年时间的企业内训,才可以胜任企业的岗位。这样的机制已然成了一种惯例,却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延缓了人才培养的速度。

华为的“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为计算产业的人才培养打造了新的范式:

将鲲鹏、昇腾、OPENEULER、OPENGAUSS、MINDSPORE、华为云等产业前沿技术融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夯实能力基础,利用“鲲鹏、昇腾优才&众智计划”、专家校园行、高校社团建设等方式,鼓励学生与产业接轨,理解产业的真实需求,提升综合创新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1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意味着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已经初见成效,华为的“智能基座”正在打破人才培养与产业应用实践之间藩篱。

产教融合培养的多半是基础性人才,那些在某个方向上拔尖的领军人物,还需要在行业中有10年到20年的沉淀。

但产业数字化是一个高速增长、不断变化的行业,身为产业创新、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开发者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将是产业数字化稳步崛起的核心生产力。特别是在体制内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用工需求脱节的当下,院校和产业端连接是唯一的出路。

以正在进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首次设置了产业命题赛道,由华为等行业龙头将极高价值的企业任务转化为命题项目,包括基础软件、AI计算框架、数据库以及热门的AI应用,涉及鲲鹏全栈软硬件平台和昇腾 AI 基础软硬件平台,让追求卓越的年轻人组团挑战。

参赛队伍深度参与项目研究、策划、执行、管控等关键步骤,熟悉分析调试、模拟运营、项目管理和团队协同在内的软件和工具,在100到200个小时的时间里系统性地学习企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在参赛过程中完成自然状态下三至六年的能力沉淀。

或许不少参赛队伍现阶段还无法胜任企业任务,却是一次深度洞察产业需求的稀缺机会,在比赛的过程中给自身能力查漏补缺,在比赛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方向进行校准,在比赛的过程中点燃产业数字化持续向前的火种。

再回到计算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着力点不仅仅是培养的人才数量,还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人才生态系统:既要覆盖“塔尖”的人才,也要兼顾“塔基”的人才,平衡人才的长期规划和短期需求,进而敏捷地应对时代变化和产业升级。

比如华为的“智能基座”项目正在做的事情,以兴趣小组、社团等方式让大一大二的学生提前了解产业需求,以大赛和训练帕克等方式强化大三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以实习等方式帮助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提前适应当下企业的研发和应用环境。通过有序的人才梯队式培养,在企业和校园等不同组织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衔接和闭环。

可以笃定的是,在国家意志的觉醒和推动下,政策和资源将不断向产教融合倾斜,鼓励越来越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深度参与,让校园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利用产学研协同打通并夯实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9月25日在华为全联接2021期间,华为将发布关于智能基座的重磅消息,同时还将举办华为全联接2021智能基座峰会,彼时行业内的专家们将一同论道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路创新,探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并分享“智能基座”在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计算产业的产教融合和产品创新将有哪些新风向?9月25日就会给出答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