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前沿】未来教室到底长啥样?

【前沿】未来教室到底长啥样?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未来教室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纸质教材,也没有老师吗?

未来教室到底长啥样?现在的我们,也许真的看不清,摸不透!

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小编今天带你来穿越一把,未来教室,原来如此!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就像在家里“躺着”一样舒服

圝圝未来教室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比如,考虑到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身高体重,学习时间的长短,以及不同的学习形式等,而设计出可调节高度、可旋转拼接、让使用者具有最舒适感觉的课桌椅。


圝圝室内的物理因素,如光线、气温、颜色、气味、温度等都经过设计并可调控,从而创造出最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环境,达到舒适安全与智能的学习空间。走廊或其他非正式场所同时提供随机的讨论场所与学习角;过去研究表明,友好、非正式、放松的互动会让人们较容易产生新的灵感与创意。学习者看到同伴在认真学习,自然会增强自身学习的动力,这称为同伴引力与学习氛围。


圝圝因此,不同的学习空间之间最好使用玻璃板隔墙。学习空间需融入自然元素,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会在潜意识中产生积极、愉悦的感觉。同时,需要打破传统的长方形的教室空间结构,可尝试圆形、多边形等空间布局,给学习者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


学习空间的可重构性:教室化身听你召唤的“变形金刚”

圝圝未来教室必须能满足不同的教学类型,即教室的设计必须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场所。学习空间的可重构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桌椅的重构,二是空间的可重构性。桌椅的重构性体现在教室内桌椅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类型,灵活、快速地进行拆分与重组。


圝圝如日本东京大学 KALS未来教室所采用的豆瓣型课桌,可满足2~6人的协作学习组合。空间的重构性是指,教室内具有可切换透明度并可通过控制实现自由移动的玻璃。通过切换透明度可决定是否能观察到不同学习区域学习者的学习状态,通过控制玻璃的自由移动,可在一间教室内划分出不同的学习区域,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情境;或将两间教室合并成一间大教室。


圝圝同时,学习空间不应局限于教室内,应将其延伸至走廊甚至校园,即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并且可与自然生态空间进行连结。此外,还可在走廊安放圆桌、沙发等,提供给师生一种轻松舒适的可进行小组协作或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讨论的空间;校园内设有木桌、长椅等基础设施,并保证无线网络的可使用,供个人或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高科技的智能技术与装备:真是狂拽酷炫哪哪儿都“炸天”

圝圝除了普通教室具有的基础设备之外,未来教室还配有多种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未来教室最常见的设备之一,通过电子白板,教师可将不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创设课程情境,使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同时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圝圝平板电脑的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的电子化、通过无线网络学习资料的随时获取、及时的在线测评等应用强化每位同学的课堂参与度,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通过智能录播系统,师生可进行课后反思巩固,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各种学习情况。


案例分析——美国戴顿大学


圝圝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戴顿大学所成立的学教中心致力于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所建立的巴黎圣母会成员馆学习空间为学习者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圝圝合作友好型走廊:该学教中心将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场所——走廊进行了改建,安放了桌椅、沙发,配以柔和的灯光,为学生进行即兴讨论、小组学习或是师生间的交谈创造了条件,将学习从教室延伸到室外。


圝圝放松舒适的讨论区:该学习空间在教室外设置了临时讨论区。该讨论区配有舒适的两张单人沙发与一张多人沙发、三个圆桌,可将笔记本、书籍或是咖啡等放于桌上,同时提供数块可供书写的白板。空间上方柔和的灯光给人舒适的感觉,学生可通过无线网络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圝圝工作室:该工作室的中间摆放了24把可360度旋转的椅子,所有椅子构成了一个大圆形。工作室的四周各配有一块巨型白板,可供教师书写。在白板中间挂有等离子屏幕,可播放图片、视频,或是切到网站进行教学。工作室还为学生提供了数个便携式手写白板。同时,教师可通过控制器调节室内光线,如使光线变得柔和从而让学生能够安静地回想刚刚所学到的知识(如下图)。


圝圝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在公共区的电子白板上进行授课,布置完任务后,学生会三五个人站在公共区讨论,或是去工作室利用那里的投影机、网络、电子白板等资源,或是一群人坐在沙发上,或是搬几把椅子在圆桌旁坐下。通常情况下学生们的讨论都会非常激烈,冲泡咖啡的频率很高,有时也会点披萨等外卖。这种小组式学习与灵活多变的小组组织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培养了他们检索资料、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圝圝在戴顿大学,学生与教员在崭新的学习空间下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获得了成功。学生与教员之间能够获得近距离的接触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勤奋学习,学习活动从室内延伸到室外,这些特点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文章来源:中小学信息教育 作者:江丰光 孙铭泽

转载自:茄葩(qiepawang)


点击下方您感兴趣的文章标题,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中国教育报》的文章。

每日读报

1.援助乡村教师渴望机制创新

2.劳动:让生命更好地发展

3.别担心孩子介入“麻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家长汇”、“读书汇”微社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