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未来30年,你的子女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未来30年,你的子女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作为家长,我们为教育焦虑,担忧,我们努力让孩子拼命往一个起跑线上奔跑,但是其实未来就不需要跑步,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规则。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到底需要什么技能?


对于70、80后来说,进名校、入外企、做公务员,不管出身如何,通过个人的拼搏,总是有机会踏上父辈们期待的那种——中产阶级生活轨迹。


而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们面临的环境和竞争,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


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以往依靠智商和经验的工作岗位,早晚会被计算机和机器人替代。


无限存储和3D设备,已经走进家庭。


想搜索一下要通过技术克服人类语言之间的障碍,需要多少年,才发现今年已经诞生了可以实时翻译的手机工具……



什么是教育?


在一开始,我先来谈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怎么来的。我在新东方讲过词汇,这个单词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


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讲个故事,去更好得阐明“leading out(引导出来)”,这样一个好的想法。,前边坐着两个人,一个是4岁的黑人小姑娘,一个是她的母亲。


他们很高兴地举着这张报纸,上面写的字是:,禁止了在中学里面发生的种族隔离制度。



这张照片拍于1956年,在那一年,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被拒绝。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是不能混合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愤而起诉。,6位大法官坐到一起来讨论,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


通过实验看到,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虽然孩子只有4岁,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白人比黑人好。于是这些大法官就做了一个定论,这也是美国很着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


这个法案的执笔人叫布朗,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阐明了教育的观点: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们学校的。)而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热泪盈眶,终于有一个人告诉我:


我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社会机器的螺丝钉,而是为了leading out,让我心里那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来。


教育应该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未来是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的所有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要问的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各位有没有意识到,今天的小学生真正在人生的顶峰,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


其实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一些: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


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那么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今天的孩子到那个时候在追求怎么样的生活?


有没有可能其实每一个小孩都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未来其实是一场游泳比赛呢?


我们努力让他拼命往一个起跑线上奔跑,但是其实未来就不需要跑步,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规则。



2040年职业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一个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


下面这张图是棋王大战深蓝电脑,就是一个计算机,跟一个棋王下了6盘,现在是3比3还在下。



另外,四年前富士康痛定思痛,决定把整个富士康机器人化,这些机器人24小时不眠不休,也不会跳槽又不会抱怨,还不会要求涨薪。


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逻辑分析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核心,而概念时代是什么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


举个例子,麦肯锡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咨询公司,1993年员工有67%是MBA,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41%. 现在10年过去了,还在继续往下降,那么是什么人,填补了麦肯锡这些头脑一流的MBA呢?


是麦肯锡增加了很多MFA(Masterof fine art),就是艺术硕士。麦肯锡意识到,他们的调查报告,必须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很多MFA慢慢替掉了MBA。


更加好玩的是,有几个公司最近很火吧,一个是苹果,苹果靠什么,靠程序员,靠工程师吗?不是,靠的是好的理念,是不是靠概念取胜的呢?第二个小米,小米靠什么?


小米背后没有很雄厚的产品工厂,但最核心的是依靠很雄厚的粉丝营销和参与感,是不是靠感知来运作的,是不是靠逻辑呢?


再比如海底捞的服务。


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第二个改变就是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


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所以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5到7份工作,而且换2到3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


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第三个改变,是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


中国和美国的GDP:2008年中国人均GDP是3400美金,2013年人均6470美金,2016年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GDP到8000美金;2025年中美的GDP就会接近,2040年就会持平。


你的教育符合未来世界的变化吗?


为什么3000和8000美金,这两个数据这么重要?


因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发现,3000美金是一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界限,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挣脱了贫困,开始过得小康和幸福,所以中国大概是2008年的时候过了小康。


8000美金也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拐点,在这个点之后,幸福和经济收益,没有显着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我们不管怎么挣钱,都不会过得更加幸福。我们的幸福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收入开始上升了。


所以我想下一代人,一定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赚钱,而是为了追求什么?


他们会真真正正的代替我们,开始追求幸福,我们这一辈子觉得有点小奢侈的话题。


这其实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分成3个:底层的生存、中间的社交和高层的自我实现。人的主要需求,是出现在14到18岁这段时间,他的需求会慢慢固化下来。


60后主要是什么需求?这拨人最核心的,就是生存需求和尊重需求。


70后不太一样,70后前半段的人,存在着理想主义,因为那时候谁都穷;


但后半段的人就开始下海了,开始追求成功,所以70后是中国最纠结的一代人,他一会儿特别浪漫主义、诗人,一会儿又挣钱挣钱,是最纠结的。


90后完全不一样,90后有没有安全的感受?


没有。有没有被认同的需求呢?90后是第一批公开在网络上承认自己是脑残、屌丝,承认对方是女神。心理学上,一个人的内心要极其的强大,才敢自贬到这个样子。


90后早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人天团天天关注,认同感已经爆棚了。


所以90后就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虽然这很困扰着我们,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如果把整个家族,作为一个人来看,其实90后是实现了整个家族,从开始的安全感走向自我实现、被认同的需求。


虽然有一点稚嫩,但他们去追求个人成长和存在感,是历史趋势,与外界的环境完全符合。


讲到现在,你觉得你的教育,符合这个年代吗?就你对于孩子的教育,真正能够让他们胜任这么一个年代吗?


胜任这么一个理性减退、概念增加,专业、行业、职业都迅速变化,真正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你的教育胜任吗?



未来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教育?


第一个从理性到感性。


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有六种技能:


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


简单说,2040年,当我们和美国的人均GDP平等的时候,活的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


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如果在90年代,可能家长们会建议儿女们选择公务员、银行柜员和土木工程师。因为一技藏身,有一个组织,有一个单位,有一个技能藏身最安全。可能近些年,家长会鼓励孩子们去读国际贸易、金融和计算机工程。


但是在2040年,社会中最核心、最优秀的一群人,在我看来,一定干着像“产品经理、导演、旅游设计师”,这种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职业,这种职业,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第二个就是从规划到创造。


我们先来看一个着名的案例,在1953年的时候,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于人生的结果调查发现,


27%的人没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目标清晰但比较短期,3%的人目标清晰且长远。


在过去了25年后,发现目标越长的那群人,活的越好:3%的人成为了顶层,而27%的人活得很糟糕。


但经过调查证实,这完全是一个从头到尾编出来的故事。编出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流传盛广?因为符合我们对于错误的判断,我们总是希望未来被计划、规划、设定,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很早就定下来,不要动。


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了。于是到他35岁那年,真正面临他的职业变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没有做过选择。


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第三个趋势是,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能力。


所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爱因斯坦成功的创造了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方法,有些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热爱,还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


所有这一切,都能让你觉得:工作虽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因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没有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是老师,有一天,他在一个小吃店吃饭,走进了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


原来这个小姑娘刚刚参加过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


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我那位朋友听完很不争气的哭了。


所以我想,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未来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技能?


1. 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仅仅是理性思考力。


2. 应该有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多于规划能力。


3. 应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成功的、不成功的时候,也能幸福,从强到美是未来孩子培养的方向,我们要培养很多美的人。











海洋英语悦读馆简介


海洋英语悦读馆是宜宾首家以阅读为导向,集“线下综合课程”“线下原版英语读物借阅”、“线上阅读APP”“线上测评图书馆”为一体,致力于3-15岁幼少儿及青少年“二语习得”之路的英语培训阅读馆。 线下我馆以英国剑桥大学权威综合教材为主线,配套来自北美的阅读体系,开设了“国际儿童英语”、“国际少儿英语”、“国际青少年英语”三大主系列课程。我馆力求打造原汁原味、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开发不同孩子对英语、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孩子解码听力、口语词汇,并自然过渡到阅读词汇,提升自主阅读力,同时丰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线上我馆配以专属的“阅读APP”,为学员提供最全面、最专业、最系统的英语素材,辅助学员在课堂以外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轻松解决家长不会英语、没时间辅导英语等问题。 与此同时,我馆还配以“线上测评图书馆”,用国际标准的分级读物、经典的英文原著,专注于丰富学员的文化意识,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专业的测评系统,让家长最直观地了解掌握孩子的阅读进阶情况。 我馆将始终以传递知识、开拓思维、提升阅读素养、提高幸福感为原则,以重阅读、重思考、重表达、重创造为目标,以人性化的阅读馆为载体,引进国内最新的点触式交互白板作为数字化小班互动教学工具,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为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寻找海洋英语悦读馆

报名地址:宜宾市南岸双院街金橡树幼稚园2楼

报名电话:15883100686  18780601511

请扫描添加海洋英语悦读馆小助手微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