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做科研、倡环保,泉理工清洁能源学生社团高大上
提取清洁能源,研发节能车,创建生态校园……一项项科研成果,在清洁能源社团的带动下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这支由臧树良教授带头,3位教授、3位硕士研究生以及1名本科生组成的“神秘”社团究竟有何魔力,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
一、学生唱主角,教授成为“路人甲”
清洁能源社团是集科研、创新、就业为一体的专业性学生社团,于去年12月份在泉州理工学院成立。它的意义在于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就业能力。“社团的功能很强大,不仅只是一个兴趣社团,它更大的功能就是与油储专业对接,在培养学生对石油化工专业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提高科研素质。”指导老师邓桂春教授说。
在社团的科研活动中,学生必须花时间自己查找资料,做研究方案,进行研究评价,再讨论,再进行实施,直到整个科研项目的完成。据邓桂春教授介绍,在每个科研课题任务布置下去后,社团都要进行定期课题讲座的开设,而讲座也是由学生亲自“操刀”。在讲座中,学生分析自己在科研活动中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整个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做,老师几乎成为‘路人甲’。”邓桂春教授说。
二、对接专业,培养稀缺专业人才
为了培养石油化工专业人才,油气储运专业应运而生。该专业在于掌握生产运行和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油气储存、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社团的成立,正好与该专业完美对接。社团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将开发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活动,扩展学生专业知识。除科研创新外,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社员必须定期下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社员要能在企业中学习相关专业的工作流程,结合专业课学习,建立专业思想,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还能够在认知实习中对未来岗位的提前认识,对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福建省石油化工专业人才太稀缺了。学校多种形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解决稀缺人才的匮乏。”邓桂春说。学校围绕稀缺人才的培养,已经申请了石油化工技术和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等专业,社团的建立也将为今后的专业提供很好的辅助。
三、屡创佳绩,成为新兴热门社团
虽成立不久,但是社团所作出的成绩已经可以傲笑全校。去年,学校“成功从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工程,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清洁能源社,而随后的“加氢催化生物柴油”的成绩更是令人瞩目。去年,在广州“第十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中,以1升油跑290公里的成绩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学校也因为节能减排,绿色生态,正式被授予福建省生态文明校园的称号。
一系列的佳绩,一下让清洁能源社团成为香饽饽。“这是个社团充满着挑战,而且又很有意义的社团,是个高大上的社团,能进入社团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团长刘延秋说。社团一开设,除了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就连14、15卓越技师班的学长、学姐也争先恐后的申请入团。
“下学期的社员肯定还会更多,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其中,一同创新。”刘延秋说。
四、增进环保意识,研究新型能源
“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共创生态环境,也是社团的一大重要任务。”校长臧树良教授说。在社团刚成立不久,臧校长就给社员布置了任务----开展保护生态校园宣传活动,回收学校旧电池。活动一展开,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回响,废旧电池得到妥善处理,全校刮起了“保护环境”的旋风。
近日,社团在臧树良教授的指导下,将在开设油脂植物的科研项目。项目任务已经布置到各个社员当中去了。相信,在新的学期里,他们将在科研与环保中大放异彩。来源:泉州理工学院